“周末先修学堂”系统服务上线

发布时间:2021-05-10浏览次数:321

          32728日,复旦校园迎来了第一批“周末先修学堂”学子。来自上海市144所高中的高一年级在读学生在周末走进复旦大学校园上课,聆听大师教学,共享大学资源,感受复旦文化。学生们使用“复旦eHall”小程序注册、选课、维护信息,使用虚拟卡进校、用餐等。信息办圆满完成了首批先修学子信息化保障任务。

       该系统中涉及的信息化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
       (1)“复旦eHall”小程序首次对校外用户开放:加强全口径人员管理,作为加强学校治理的重要一环,是十四五规划中持续推进的一项工作。首批“周末先修学堂”共计6个周末,开设13门课程,选课学生约880人次。在信息化保障方面,“周末先修学堂”是针对非在校师生如何纳入“一网通办”统筹管理和服务而进行的第一次尝试。在本科生招生办公室的协调下,信息办会同多个部门组织技术讨论,在两周内快速完成了系统的开发,“周末先修学堂”于318日正式上线,并先后开放报名注册、选课、信息维护、复活码等功能,标志着“复旦eHall”小程序首次对校外学生开放。

       (2)虚拟校园卡首次推广到校外用户:首批“周末先修学堂”学生初次尝鲜,复活码提前与高中生见面,在无实体卡情况下,给学生发放虚拟卡,并开放门禁、就餐等权限,让学生感受到虚拟卡便利性的同时,也不用为卡片保存、遗失而烦恼。经过后台数据统计分析,327日至28日,周末先修学堂学生“复活码”刷码共计835人,1276人次,进校高峰时段为08:30-09:00;食堂就餐高峰时段为11:30-12:00,最受欢迎的食堂是南区食堂,消费共计306人,670人次,平均单次消费为14.7元。

       (3)应用适用于高并发场景的技术架构:按照上海市高一学生数测算,初期就按照高并发技术架构设计,经历多轮选课压力测试调优,最终系统达到外网5分钟1.6万访问并发的情况下,页面打开时间控制在1秒内的效果,让学生享受到极速的选课体验。320日选课开放当天,信息办对选课进行了现场保障,包括实时访问数、网络流量、服务器资源等监控、值班台答疑等。正式开放“选课”仅2秒,13门课程的880个名额全部被抢完。

       在十四五开局之年,信息办将积极应对学校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的信息化需求,构建信息化应用能力平台,提升快速响应能力,让更多人体会到智慧校园带来的改变。